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总结
文章来源:江西新文道教育摘要:考研帮根据2020考研新大纲和历年真题的情况,结合今年的热点内容,为大家筛选出思修最重要的高频考点。大家可以按照这系列专题进行复习和背诵。背完这些,过线没问题!
?绪论
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已任
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思想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1)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1思想道德为法律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法律正义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2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3思想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方式更加广泛,与法律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
(2)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1法律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
2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可以将思想道德有机融入法律体系,使法律具有鲜明道德导向,让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3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使思想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切实遵循;
4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有助于增强人们信守法律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3)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2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一、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人生与人生观
(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1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2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
a.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b.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c.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3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a.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
b.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
c.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3)人生观与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1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2同时,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1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
2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活。
3社会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
2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3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3)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二、正确的人生观
1、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1)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清楚地把握人的生命历程和奋斗目标,深刻理解人为了什么而活、应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等道理。
(2)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人民利益为重,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
(2)人生当务实。
(3)人生应乐观。
(4)人生要进取。
3.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1)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1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2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
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2)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三、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1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幸福总是相对的,不是尽善尽美的。
2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追求德性和人格的高尚,注重追求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
3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2)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1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
2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
3不要惧怕一时的失。
(3)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苦与乐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正的快乐只能由奋斗的艰苦转化而来。
(4)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1顺势而快上,乘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
2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
(5)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生命的价值却是无限的。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却能追求生命应有的高度。
(6)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2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
3大学生要具备正确的荣辱观,明确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界限,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反对错误人生观
(1)反对拜金主义。
(2)反对享乐主义。
(3)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3、成就出彩人生
(1)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与历史同向。
2与祖国同行。
3与人民同在。
(2)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3)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一、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1、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
(1)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1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类型。
a.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b.从主体上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
c.从时序上划分,有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等;
d.从内容上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等。
3理想的特征:
a.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想。
b.理想具有实践性。作为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以实践为桥梁,化理想为现实。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c.理想具有时代性。它不仅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2)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1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信念的特征:
a.信念具有执着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当一个人抱有坚定信念时,就会全身心投入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事业中去,精神上高度集中,态度上充满热情,行为上坚定不移。
b.信念具有多样性。一方面,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3信念的层次和类型。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4理想和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离开理想这个人们确信和追求的目标,信念无从产生;离开信念这种对奋斗目标的执着向往和追求,理想寸步难行。
2、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二、崇高的理想信念
1、信仰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3)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2)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1)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2)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3、做忠诚的爱国者: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一、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主要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上。
2、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改革创新精神①体现为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②体现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a.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
b.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自觉回应时代的要求,推动民族精神的不断革新。
d.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必须立足民族精神的根基,使得时代精神既面向未来,又不忘本来。
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
a.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
b.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融汇通,使得中国精神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性,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奋力实现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1)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2)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3)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要“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4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国家,拥护国家的基本制度,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3)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
2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2、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基本要求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1)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1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2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成功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1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
2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要自觉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1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1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坚持立足民族,维护国家发展主体性。
2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做忠诚爱国者
(1)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1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a.推进祖国统一,必须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b.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不断拓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c.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d.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2)促进民族团结
1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
2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3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2增强国防意识。
3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三、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1、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1)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2)勇于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2、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1)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2)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3)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3、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1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改革创新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3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2)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1夯实创新基础。
2培养创新思维。
3投身创新实践。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2)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3)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4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引领道德风尚,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强起来,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2、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整合我国社会意识、凝聚社会价值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聚合磅礴之力的重大举措,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意义重大而深远。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3)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二、坚定价值观自信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1)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民的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时俱进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同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性、可信性的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推进,也不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丰富而鲜活的时代内涵。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单选、多选分析)
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作为人类社会最为先进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还源于它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实现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前提和制度保障。
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1、扣好人生的扣子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1)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3)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目之功。要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2、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1)勤学。
(2)修德。
(3)明辨。
(4)笃实。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最重点章)
一、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1、道德的含义与起源
(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恰恰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3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
2、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
1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2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同时,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反映着道德的普遍性。
4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
(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作为实践精神,道德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界的善恶现象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
3、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此外还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等。
1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3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2)道德的作用
1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b.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c.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d.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e.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
4、道德的变化发展
(1)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2)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1道德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作用越来越突出;
2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3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二、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道德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道德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注重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
2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3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2)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复古论和虚无论全盘两种错误观点;
2、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革命道德:
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3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
4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则、要求、态度、修养、风尚等方面,也包括革命理想、革命精神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内容。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3)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中蕴含的革命道德,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三、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1、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社会主义道德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为什么人服务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所有道德现象。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要求。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1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a.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所以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归根到底,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最终也是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c.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根据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可将集体主义分为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达到的道德目标。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能够达到的要求。
c.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这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开放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维护秩序的意义: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1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2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
3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人民未来。
5遵纪守法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而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5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3、职业道德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最基本要求)。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职业活动是谋生方式和手段,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
2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基层、面向国家建设一线去选择职业。
3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有了真才实学,才能在未来适应多种岗位。
4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3)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是否成功,既取决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取决于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
1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2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3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4、家庭美德
(1)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1注重家庭。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2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注重家教,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注重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
家庭美德以①尊老爱幼、②男女平等、③夫妻和睦、④勤俭持家、⑤邻里团结为内容。其中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3)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1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2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生还要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5、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1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2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2)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①学思并重的方法②省察克治的方法③慎独自律的方法④知行合一的方法⑤积善成德的方法
(3)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锤炼高尚道德品格,就要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2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3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四、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1、向道德模范学习
(1)道德模范主要是指思想和行为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向善且为人们所崇敬、模仿的先进人物。
(2)道德模范是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是可以学、能够学的标杆。
(3)学习道德模范的高尚品格和先进事迹,有利于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2、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1)志愿服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2)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精神是精髓。
(3)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帮助了他人、服务了社会,推动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把为社会和他人的服务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职责,从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3、引领社会风尚
(1)知荣辱。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
(2)讲正气。讲正气,就是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持同一切歪风邪气作斗争。
(3)作奉献。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有责任,就意味着要奉献。
(4)促和谐。促和谐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重点章)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远行
1、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1)法律的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a.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b.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2法律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a.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整体性。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统治阶级不仅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和遵守法律,而且要求统治阶级的成员也遵守法律。
b.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c.统治阶级的意志还体现在国家政策、统治阶级的道德、最高统治者的言论等形式中。
4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律的历史发展
1奴隶制法律。其主要特征有: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刑罚方式极其残酷;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
2封建制法律。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有:确立农民阶级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实行封建等级制度;维护专制皇权;刑罚严酷、野蛮。
3资本主义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四个原则:
a.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b.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
c.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
4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为实现普遍意义的平等、自由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广阔空间,实现了对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超越。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1)法律制定
1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立法程序大体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
(2)法律执行
1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2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3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法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
(3)法律适用
1法律适用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2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3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4司法原则主要有: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法律遵守
1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人们通常把守法仅仅理解为履行法律义务。
2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3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4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宪法确认了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根本制度,明确了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总的目标,是党的指导思想、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
(1)我国宪法的地位
1宪法至上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作用、效力和内容等方面。
a.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b.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
c.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a.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
b.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
c.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我国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作出全面规定,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要求坚持:a.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c.维护社会公平正,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5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1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a.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b.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重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2基本政治制度。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色,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体现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的正确结合。它可以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更好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它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地发展,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昌盛;它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保证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加强边疆建设和巩固国防。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是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3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还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1)宪法相关法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政治关系。
(2)民法商法(独立法律部门)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公平、诚信、公序良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基本原则。
2商法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
(3)行政法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的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遵循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公正公开、有效监督等原则,既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又注重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
(4)经济法
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
(5)社会法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遵循公平和谐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通过国家和社会积极履行责任,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6)刑法
1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我国刑法的目的和任务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国家安全。
2我国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c.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刑法规定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刑,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适用驱逐出境。
3、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1)诉讼法。我国制定了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公开审判、两审终审等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2)非诉讼程序法。我国制定了仲裁法,明确将自愿、仲裁独立、一裁终局等原则作为仲裁的基本原则,系统规定了仲裁程序。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规所构成的法律规范系统。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指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协调高效运转、持续共同发力,实现效果最大化的法治实施系统。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指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建立的有效的法治化权力监督网络。它以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等为主要任务,是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迫切要求。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指在法律制定、实施和监督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完整、机制健全、资源充分、富有成效的保障系统,包括政治和组织保障、人才和物质条件保障、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保障等。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指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制度及其运行、保障体系。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展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1)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
(2)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严格执法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
(3)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4)全民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
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道路。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必须把人民当家作主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之中。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尊重和保璋人权。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它可以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保障,从而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2它鲜明地反对法外特权、法外开恩,对掌握公权力的人形成制约,从而有利于预防特权思想和各种潜规则的侵蚀。
3它鲜明地反对法律适用上的各种歧视,有利于贯彻执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
4第四,它要求人人都严格依法办事,既充分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又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有利于维护法律权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确保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
1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公民应当平等享受公民权利、平等履行公民义务。
2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方面要求违法必究,另一方面要求非歧视,即无差别地对待。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1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
2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2)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1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依靠法律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
2德治发挥作用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进行道德教化。
(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1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
2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
(4)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1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
3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突出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
五、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1)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规则和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a.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b.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c.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是一种最可靠的逻辑思维;
d.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2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a.依据不同,法治以国家法律为基本依据;人治则是以个人能力和德行治国理政。
b.方式不同,法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人治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
c.价值不同,法治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人治是少数个人集权专断。
d.标准不同,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人治奉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
(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a.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b.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用。
c.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到惩罚。
2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a.权力由法定,即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指国家机关的职权必须来自法律明确的授予。
b.有权必有责,是指国家机关在获得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和责任。
c.用权受监督,是指国家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必须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
d.违法受追究,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a.权利公平:权利主体平等;享有的权利平等;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b.机会公平:创造平等的起点;发展进步权要受到同等尊重;考虑后代人机会平等。
c.规则公平: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
d.救济公平:司法救济公平;行政救济公平;社会救济公平。
4人权保障。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
a.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b.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
c.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
d.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5正当程序。正当程序具有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基本特征。
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1)法律权威的含义
1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2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
a.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b.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c.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
d.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
(2)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全体社会成员都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仅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也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尊重法律权威的意义重大,表现为:
1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3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3)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主要在:①信仰法律。②遵守法律。③服从法律。④维护法律。
3、培养法治思维
(1)学习法律知识;(2)掌握法律方法;(3)参与法律实践。(4)养成守法习惯。(5)守住法律底线。
六、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内或法外特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允许任何人只享受法律权利,不履行法律义务;任何公民都是享有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统一体,并把自己依法履行义务作为他人依法享受权利的实现条件。
(1)法律权利含义与特征
1法律权利: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
2强调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与其他权利观的根本区别。
3法律权利是各种权利中十分重要的权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a.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b.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c.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d.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2)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
1法律义务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2法律义务的履行表现为两种形式:
a.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
b.不作为,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
3法律义务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a.法律义务是历史的。其内容和履行方式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不断调整变化。
b.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务的设定发生重要影响。
c.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
d.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法律义务可能因一些情形的出现而转化,派生或消灭。
(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b.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
c.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还具有复合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律平等。
a.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
b.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上要平等。
c.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
3互利互赢。
在实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人人平等的制度中,一个人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2、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1)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等。
1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公民的政治权利构成了实现人民主权原则及各种具体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反过来又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及各种具体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表达权,即政治表达的自由;民主管理权;监督权等。
2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等具体权利。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基础。
a.生命权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享有生命权是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
b.人身自由权利
c.人格尊严权利人格的基本内容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d.住宅安全权
e.通信自由
3财产权主要包括:一是私有财主权。二是继承权。
4社会经济权利以生存权为核心,具体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行使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
休息权是劳动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主要包括宗教信仰自由、文化教育权等。
其具体内容:a.信仰宗教的自由、b.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c.举行或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2)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
①权利行使的目的。②权利行使的限度。③权利行使的方式。④权利行使的程序。
3、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义务法定,一方面是说义务的设定必须有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是说法定的义务应当履行,否则会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1)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
我国宪法特别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具体包括: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包括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职责和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2)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公民未能依法履行义务,根据情节轻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包括: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